业务动态 分类
汶上农商银行赋能 龙珠体育为特色产业添色彩发布日期:2022-11-19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汶上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审计中心各项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本土优势,为新型村级经济组织发展、观光旅游及绿色农业示范区建立、新型农业等产业“输血”“造血”,在信贷政策、规模、服务效率和产品创新等资源配置上优先倾斜,以“四张清单”、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办公、“无感授信”为依托,对特色产业积极开展有效对接及有感反馈工作。截至目前,该行共为特色产业行业发放贷款1.1亿元,资金支持惠及产业客户300余户,充分发挥地方服务主力军的作用,为当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项目扎实落地。

  走进汶上县郭楼镇西海子村,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葫芦”大道。葫芦藤下,一个个形态不一的葫芦,犹如一盏盏小灯笼悬挂在枝头,造型别致、神韵独特。村民张先生高兴地带领前来做贷后调查的客户经理前去参观葫芦园。“今年我们一共精心挑选了七八个品种的葫芦种植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一部分销售渠道是收购商、葫芦爱好者上门前来收购,另一部分村内有工艺品加工,加工后再进行销售。”看着自家“宝贝疙瘩”的长势,张先生高兴地说。

  西海子村地处郭楼镇驻地东北处,今年以来,该村在村委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庭院经济新模式,以“葫芦种植+工艺品加工”为经营体系,打造葫芦集体种植、个人种植、庭院种植及工艺品加工制造、零售及批发的新模式。张先生看到了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决定“试水”种植。但由于葫芦行业为新接触行业,前期后资金有所短缺,一筹莫展之际,恰逢该行客户经理在其村委驻点办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客户经理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为张某提供了20万元的信贷资金,有了信贷资金的支持,张先生心里底气更足了。

  龙珠体育

  “今年葫芦市场的行情很好,加上农商行一直以来的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打算引导越来越多的村民种植葫芦,将葫芦雕刻、烙画等深加工形成规模,争取把我们村打造成以葫芦种植、工艺品加工、观光、葫芦展厅、采摘和乡村旅游为产业链的葫芦种植园区。”该村村委会副主任介绍。

  今年以来,该行以整村授信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农村市场,下沉服务重心,延伸服务触角,送服务进乡村、进农户,推动辖内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围绕辖内的葫芦种植等特色种植大户,累计投放贷款2000余万元,以“引擎”为乡村振兴加足马力,用普惠政策润泽“三农”经济发展。

  初冬时节,农村地区已进入农闲时节,汶上县苑庄镇小秦村却因一颗小小的柏树籽,让这个最寻常不过的小村庄在这个季节里依旧忙忙碌碌、热闹非凡。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并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柏籽加工工艺,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刚进入小秦村,就能听到机器轰鸣转动的声音,中草药的特殊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家家户户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粒粒柏籽、酸枣经过漏斗、传送带的筛选、加工,变成了油光洁净的柏籽仁、枣仁,小秦村以其特有的中药材加工产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苑庄镇柏籽加工规模化、集成化的发展,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还让许多柏籽加工经营者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注册个体工商户,向正规化、集合化方向发展,李老板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种植柏籽多年的“老把式”,他拥有熟练的柏籽种植及筛选手艺。看到中药材需求日益增大的良好形势,2020年,他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汶上县某药材厂,主要从事中药材加工及购销。凭借积累了多年的种植中药材的经验,李老板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建立了规范化的储藏室及厂房,还先后购入了铲车、传输机器、农用车、电筛、风机、脱壳机等齐全的机器设备,产品销路也越来越广,发往了全国各地药材市场。

  前些年,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低,成品价格高,李老板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但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许多经营中药材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受到很大影响,柏籽库存积压严重,流动资金的不足让他们捉襟见肘。眼看马上就到了柏籽大量收购时期,这可急坏了李老板。这时,在小秦村驻点办公的客户经理听说了他的困难,通过实地考察,现场为其办理了20万元“信e贷”。“我和农商行的情缘很深,从开始创业到现在,一路走来多亏了他们,现在咱农商银行的服务更到位了,我自己通过手机银行就申请到了资金,钱立马就到账了,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李老板感慨地说。

  正是农商银行多年的陪伴,让李老板从一个普通农户逐渐转变为集中草药、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从最初涉足该产业的举步维艰,到现在发展到年收入20余万元种植中草药的“好把式”,如今,李老板的中草药规模也开始拓宽酸枣仁、芡实、桃仁、杏仁、薏米仁等多个药类品种的加工,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100多亩。在李老板的带领下,中药材的加工户由原来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的600余户,年籽实类中药材加工量达8万多吨,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带领了一方百姓致富,助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我的蔬菜大棚种植园能有今天的规模,多亏了汶上农商银行的‘乡村振兴贷’,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给我办理贷款,一天之内就把我的贷款额度从最初的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万元,有了农商行的资金,我再也不怕资金链断了,农商行服务效率就是高!”任先生笑呵呵地说。

  郭楼镇营墙村的任先生正是“乡村振兴贷”信贷产品的受益者,他是大家口中的“大能人”,2020年初,在该行的信贷支持下,陈先生承包了郭楼镇营墙村土地,开始经营草莓、蔬菜、瓜果的种植。目前,种植园区内基础设施已构建完毕,冬暖蔬菜温室大棚4座,草莓采摘园大棚一处,形成了以种植、采摘为一体的销售模式。放眼望去,一栋栋建设标准的白色温室大棚整齐排列,一棵棵藤蔓攀长的蔬菜秧苗吐绿含英,这片大棚既是白色的“海洋”,也是蔬菜种植户们绿色的“银行”。

  “今年我打算再30多万元,再建几个蔬菜大棚,种植黄瓜、番茄等反季节蔬菜和草莓,黄瓜、番茄下去了之后,再种植辣椒、豆角,仅这个大棚一项,亩收入达4万元。”任先生介绍说。

  在任先生的感召下,部分村民陆陆续续开始跟随他承包土地建蔬菜大棚种植园。从“小菜园”到“大温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郭楼镇营墙村正沿着大棚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新思路,开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如今,村的西头已经是成片的蔬菜大棚,一座座白色大棚不仅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收入,更是解决了全镇及周边乡镇的新鲜蔬菜供应,丰富了市民“菜篮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下一步,村里将结合郭楼田园风光景区项目,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修建农家乐,走出一条集旅游观光、产业发展、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乡村无产业不兴,农民无产业不富,乡村振兴的关键还在于发展产业。汶上农商银行通过信贷投放积极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加快“四张清单”的对接及整村授信、网格化服务工程,推进“增额、扩面、提效”,推动网点深入走访辖区特色产业户,以现场解答、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介绍该行相关贷款产品,并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为有融资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现场办理授信;该行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创新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乡村旅游贷”“民营企业贷”“乡村好青年贷”“鲁担惠农贷”等特色乡村振兴贷款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在这片宜居宜业的沃土上,汶上农商银行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勇当先锋,以一次次倾情资金支持,积极扶持当地产业调整,培育本土特色品牌,赋能特色产业的崛起,为乡村特色产业引来源头活水,绘就全面推进强村富民的壮美画卷。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8/106597009】

  近日,由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发展事务中心指导,济宁市物业管理服务协会组织济宁市骨干物业服务企业起草制定的《物业服务安全生产基本规范》,已完成标准制定程序,正式对外发布,将于2022年12月14日开始实施。[详细]

  走进济宁市鱼台县鱼城镇李烘干基地,辣椒烘干厂房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将红艳艳的辣椒运送至烘干流水线上,在这里,日吞吐鲜椒可达到500余吨,而这只是当地辣椒烘干产业的一个缩影,2021年,鱼台鱼城的辣椒烘干总产值突破了15亿元。[详细]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不仅要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更是要把文明根植于每位市民心中,大众网济宁特推出动态海报,倡导市民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你的每一个文明行为,都是在为文明城市加分。[详细]

  11月17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名单,其中,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农村局上榜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推荐名单,胡晓曼上榜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名单。[详细]

  近日,济宁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福彩送温暖”救助活动的通知》,正式启动2022年“福彩送温暖”活动。[详细]

  11月17日,《2023年度济宁市各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公告》发布,报名主要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灯塔-济宁建”网站登录报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