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动态 分类
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品牌持续发力龙珠体育!发布日期:2022-11-15 浏览次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龙珠体育在品牌强农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加速发展,农业领域的好品牌层出不穷,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形成。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2022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全国共有粮食、果品、蔬菜、茶叶、畜禽、水产、其他7个品类的75个农业品牌入选。但在农业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如何让更多大而美、小而特的农业品牌“走出去”,值得业内思考。

  农业品牌化成为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省级重点培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0多个,脱贫地区的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超过20%。

  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元一智库农研中心等承办的“2022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指出,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一是坚持服务大局,提升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二是坚持守正创新,完善品牌培育机制;三是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品牌产品消费;四是坚持开放合作,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指出,深化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品牌建设要抓好品牌质量建设、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提升品牌创新力、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重视品牌文化的挖掘与利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强调,中国农业品牌建设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更是培育贸易合作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品牌建设,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打造提升农业品牌。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要求,各地把农业品牌打造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到2025年,聚焦粮油、果蔬、茶叶、畜牧、水产等品类,塑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知名度美誉度消费忠诚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推介一批产品优、信誉好、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快培育农业品牌精品。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的2022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中,75个农业品牌入选,涵盖大米、马铃薯、玉米、苹果、柑桔、桃、辣椒、茶等多个品类。

  如遵义朝天椒,在遵义,有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年干辣椒交易量50余万吨,持续发布中国遵义朝天椒干椒批发价格指数,是行业的风向标、晴雨表和避雷针,“中国辣椒、遵义定价、买卖全球”的辣椒市场流通渠道基本形成,小辣椒已做成大产业。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在第7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指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可以带来宣传、管理和产业的红利,通过管理得当的品牌宣传,打造卖出优质优价、优质高价的样板,提高老百姓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进而吸引加工、流通企业等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要素企业,带动税收,获得产业红利。

  “重庆入选的3个农业品牌,均具有规模大、品牌效益突出、带动能力强等特点。”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奉节脐橙是重庆优势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其品牌价值达182.8亿元,位列全国脐橙类第一。此外,2022年,涪陵区青菜头收砍面积达72.95万亩,总产量达162.6万吨,龙珠体育榨菜产业总产值达130余亿元,“涪陵榨菜”品牌价值达147.32亿元,其中100余个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市场,并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品牌意识明显增强,品牌数量快速增长,品牌效益显著提升。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仍有待提升。

  农业品牌如何在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持续发力?在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农参总编辑铁丁老师看来,要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构建品牌生态圈。展开来讲:

  一是推进农产品由“初加工产品”向“市场化商品”转变。从称斤论两的售卖,向深层加工、精细加工、系列化、高端化转变,以精品包装形式走向商超、电商等渠道。

  二是提升对农产品的信任感,打造“安全、特色、生态”背书。农产品需要解决的是真实、可信的问题,蕴藏在农产品里的文化,都已经深入人心了。真假问题是消费者购买农产品考虑的第一问题,褪尽浮华,本色出演。通过品牌营销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解决“好产品不知道(宣传缺失)、知道的不相信(背书缺失)、相信的买不着(渠道缺失)”三大问题。

  三是带动区域内的农业经营主体从“单打独斗”到“平台式抱团”发展。以平台思维、产业链思维、服务思维为基础,链接关键环节,如标准生产基地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营销运营平台服务等,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

  建立农业品牌标准,是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品牌化发展水平的战略举措。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陆娟表示,当前,农业品牌特别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涌现出不同的建设模式。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到了一个突破瓶颈的关键时期,率先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标准,构建一套科学的建设指南,有利于引领和规范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建设方向和路径,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表示,在新阶段新征程,农业品牌建设意义更加凸显,已经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农业品牌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品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持续用力,在品牌助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协同发展上持续用力,在运用数字技术扩大农业品牌影响力上持续用力,让更多大而美、小而特的农业品牌畅销全国,走向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